?什么是
玻璃蝕刻?下面分享一下玻璃蝕刻技術(shù)的常用方法配方。
玻璃蝕刻技術(shù)
目前,容積式儀表的容積刻度大多采用刻度尺機(jī)或彩印加工。有時在實驗室里,為了在玻璃上做標(biāo)記、記號或圖案,常用40%的氫氟酸或一定配方的腐蝕劑進(jìn)行腐蝕。這種方法叫做蝕刻。
?
?什么是玻璃蝕刻??
介紹了以下兩種作為腐蝕劑的配方:
配方一:蒸餾水100份,濃氫氟酸20份,濃硫酸4份。該公式可以通過控制時間來提取蝕刻痕跡的深度。
配方2: 10克硫酸鋇、10克氟化銨和12克氫氟酸。。
將上述試劑混合均勻,涂在玻璃上,干燥后用水沖洗除去腐蝕劑,得到磨砂玻璃樣的蝕刻痕跡。
蝕刻前,先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層薄薄的石蠟,然后根據(jù)需要在蠟層上畫符號或文字,在畫的地方涂上40%的氫氟酸或其他配方液體。幾分鐘后,用水沖洗蝕刻劑并去除蠟層,以獲得所需的標(biāo)記。
玻璃蝕刻時,非常注意氫氟酸的保護(hù)。與氫氟酸、鉑、金、銀、銅、鋁、塑料無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,一般存放在塑料容器中。使用氫氟酸時,一定要戴防護(hù)口罩,保護(hù)眼睛。特別注意不要讓氫氟酸濺到手或皮膚上。因為氫氟酸分子很小,可以通過皮膚和肌肉侵入骨骼形成氟化鈣,從而使骨骼松動。氫氟酸侵入皮膚后,引起劇烈疼痛,難以治療。在嚴(yán)重的情況下,需要切除。當(dāng)氫氟酸濺到皮膚上時,用大量的水沖洗,然后盡快將受傷部位浸泡在B中,使氫氟酸完全溶解。為了便于識別飛濺物,可以將童氏墨水加入到配制好的氫氟酸溶液中作為標(biāo)記。